/index.htm

退伍军人——工商学子的热血青春答卷!

时间:2025-08-08 点击数量:

八一军旗猎猎,初心照亮征程。接上期推出的《八一特辑|退伍军人——工管研究生,用拼搏书写别样青春华章》之后,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我院几位本科退役同学的感人事迹!

举红军旗,走红军路,做红军传人

2021-2023年,张敬炆服役于西部战区陆军“金刚钻红军旅”红军营,在装甲车驾驶员岗位上书写忠诚。两年间他驾驶装甲车辆完成机动里程逾五万公里,足迹从四川乐山抗洪抢险现场、宁夏青铜峡“西部联合-2021中俄联合军演”场,到甘肃酒泉集团军装甲车射击比武赛场,再到西藏山南市错那县中印边境东段巡逻路。

202212月,面对印军越界挑衅,他在东章瀑布地区坚守高地,作战中顽强英勇、视死如归,发扬喀喇昆仑精神,获西部战区陆军党委授予“卫国戍边铜质纪念章”“边防斗争纪念章”,所在连队被授予集体三等功,退役后被评定为“重庆市优待抚恤对象”。

退役返校后他担任22级财务管理11班长,积极向同学宣传国防教育,用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在从军人到学子的转变中续写红军传人风采。




淬火军旅砺锋芒 转身文场亦铿锵

20岁的夏天,大学课本的油墨香尚未浸透指尖,汪兴梦已将迷彩服郑重叠进行囊。20219月入伍后,专机执勤的挺拔身姿、重大节日的维稳坚守、大型活动的安保值守,构成了他军旅日常的鲜活注脚。钢枪的沉甸甸分量、哨位上的全神贯注、人群中紧绷的神经,让“责任”二字从抽象概念化为千钧担当——军人的青春,本就是用守护书写的篇章。服役期间他始终以高标准自勉,入伍首年便获评“四有优秀士兵”,各项军事技能考核均达优秀。训练场上对每个动作的反复打磨,沉淀为后来面对挑战时的坚实底气。

2023年退伍返校攻读审计专业,从军营到课堂,转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韧劲。部队的“钉钉子精神”助他沉心钻研专业,在“财务逻辑为基、审计思维为纲”的框架中深耕,课余参与专业竞赛斩获市级奖项。钢枪换钢笔,忠诚与拼搏的底色始终未改。


戎装虽解志未改 笔锋所向是担当

2021年秋,黄昊一携笔从戎,将青春热血投身国防。边境的风沙磨砺着意志,钢枪压肩的重量深深刻入灵魂——巡逻线上丈量国境的每一步,演训场上汗透衣背的每一滴,深夜哨位守望星河的每一秒,都让忠诚与担当从抽象词句变为融进呼吸的滚烫烙印。

军营淬火中,战术动作练到形成肌肉记忆,装备操作熟稔于心,口令虽烫喉却字字铿锵。任务中面对罪犯时的无所畏惧,正是训练场上无数次跌倒又爬起铸就的骨子里的韧劲。

2023年卸下戎装重返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战场转换但冲锋姿态未改。面对浩如烟海的会计准则、错综复杂的报表勾稽,部队赋予的极致严谨、绝对执行力与系统思维成为制胜法宝。从钢枪到书本,不变的是忠诚底色与如山责任。


铁军淬炼铸忠魂 青春逐梦绽芳华

“青春的模样不止一种,而我很荣幸,曾拥有过身着军装的青春。”这句话道尽周世茂对军旅与校园生活的珍视。20209月,正值大二的他怀揣憧憬,毅然投身铁军——我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

初入军营,高强度训练与严苛纪律未曾让他退缩,凭借坚韧与拼搏劲迅速适应节奏,首年就在战备训练中表现优异,荣获战备训练嘉奖。重大演习中,他与战友紧密协作,以过硬素养和无畏勇气出色完成任务,助力所在营获集体三等功;次年抗洪抢险时,他随铁军奔赴一线,在洪水中连续奋战,扛沙袋、堵决口、转移群众,用血肉之躯筑安全屏障,获抗洪抢险嘉奖。

退伍返校后,他将铁军精神融入课堂钻研与志愿活动,在各类赛事中凭借扎实功底斩获多个省市级奖项,以冲锋姿态在青春新赛道闪耀。



赓续喀喇昆仑志 勤学笃行新征程

2019年至2021年,王海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边境某野战装甲部队,用青春和汗水践行守卫祖国的铮铮誓言。他曾驻守5000米海拔的雪域高原,与战友以血肉之躯筑起巍巍钢铁长城,在风雪中巡逻、寒夜里值守,用忠诚与担当守望祖国万里疆土,彰显新时代革命军人英雄本色。因执行重大任务表现突出,他荣获“四有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及“为国戍边”纪念章。

退伍后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现为我院2022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并担任班级生活委员。他将部队锤炼的优良作风融入校园,热心服务同学,细致做好保障工作,主动营造整洁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积极参与集体事务与志愿服务,把戍边的赤诚与坚韧,化作新征程上的笃行力量。


青春无悔 初心永恒

从雪域高原到边境哨所,从演训场到抗洪一线,五位工管学子以军旅镌刻对祖国的忠诚;从财务报表到审计课堂,从班级服务到国防宣传,他们用军人底色在校园续写青春华章。军装虽卸,军营淬炼的坚韧品格、担当精神与赤诚初心从未改变。

在川外校园里,他们是“退伍不褪色”的生动注脚,是行走的国防教育教材。青春的答卷上,他们以热血证明:无论身着戎装还是校服,守护家国的信念、逐梦前行的力量,永远滚烫如初,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