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法律研究与案例”课程开展“双师同堂”系列活动
近日,由我院审计系吕乐老师主讲的“审计法律研究与案例”课程圆满结课。该课程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通过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联合授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审计法律研究与案例”课程是面向审计硕士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共32学时,其中理论部分20学时,案例部分12学时。课程在全面介绍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体制的基础上,结合典型行政、民事诉讼案例,深入剖析审计机关、企事业单位审计人员及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面临的法律责任与风险。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守法诚信的职业操守,倡导尽职勤勉的工作态度,并通过案例学习增强学生对审计法律法规适用性的理解,培养其审计法治思维。
课程案例部分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个方面,课程组特别邀请了审计实务界的专家同堂授课。双师同堂第一课由重庆市审计局张韬老师拉开帷幕。张韬老师长期从事农业农村、资源环境、国外贷款以及财政专项资金等政府审计工作,全程参与了重庆市扶贫资金审计,市供销合作总社、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经济责任审计等重大项目。张老师为学生们分享了国家审计案例实务,为大家揭开了国家审计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审计的法律框架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合格的审计法治思维。
图1 重庆市审计局张韬老师做国家审计法律与案例实践经验分享
广州市福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老师带来了跨境企业税务审计风险案例分享。陈老师凭借多年的税务审计经验,为学生们揭示了税务审计的要点和技巧,使学生们对税务审计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地了解。
图2 福思特财务负责人陈老师做跨境企业税务审计风险案例分享
央企风险与内控管理负责人莫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内审监督典型案例分享。莫老师是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历任上市公司区域内控负责人、央企风险与内控管理负责人,具有丰富的内部审计实务经验。莫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内审监督典型案例分享,展示了内部审计在发现和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确保合规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同学们了解了内部审计如何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风险,以及企事业单位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监督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责任与风险。
图3 央企风险与内控管理负责人莫老师做内审监督典型案例分享
通过校企共建、产教协同,“审计法律研究与案例”课程不仅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更显著提升其实践能力。我院将继续深化与实务界的合作,提供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审计人才,为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吕乐
初审:包燕萍
复审:吴霞
终审:代彬、王婷